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下午就推進現代邊海空防建設進行第十六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現代邊??辗澜ㄔO,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fā)展的應有之義,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國家安全戰(zhàn)略和軍事戰(zhàn)略全局,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邊??辗佬虑闆r新特點新要求,強化使命擔當,創(chuàng)新思路舉措,狠抓工作落實,努力建設強大穩(wěn)固的現代邊海空防。
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在八一建軍節(jié)前夕舉行。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向全體人民解放軍指戰(zhàn)員、武警部隊官兵、軍隊文職人員、民兵預備役人員致以節(jié)日的祝賀!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黃繼忠同志就推進現代邊??辗澜ㄔO問題進行講解,提出工作建議。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認真聽取了講解,并進行了討論。
習近平在聽取講解和討論后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邊??辗朗菄抑鳈嗟闹匾獦酥尽野踩闹匾T戶、國家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邊海空防建設擺在治國理政重要位置,加強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領導實施邊??辗李I導管理體制、力量結構、政策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指揮開展邊??辗酪幌盗兄卮笮袆樱辛葱l(wèi)了我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發(fā)展戰(zhàn)略主動。我國邊??辗澜ㄔO取得歷史性成就,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習近平強調,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我國邊??辗纼群屯庋影l(fā)生深刻變化,影響因素更加錯綜復雜,邊??辗澜ㄔO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要堅持系統(tǒng)觀念,強化全局統(tǒng)籌,提高衛(wèi)國戍邊整體能力。要協(xié)調推進邊??辗澜ㄔO和沿邊沿海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共建共用,打造既能有效維護安全又能有力支撐發(fā)展的邊??辗澜ㄔO格局。要強化科技賦能,加強邊??辗佬滦褪侄魏蜅l件建設,構建邊??辗懒Ⅲw智能管控體系。要增進同有關國家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為邊海空防建設營造良好周邊環(huán)境。
習近平指出,要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邊??辗乐卮髥栴}研究,鞏固提升已有改革成果,抓好既定改革任務落實,加強后續(xù)改革籌劃,推動邊海空防建設創(chuàng)新發(fā)展。要堅持邊運行、邊改革、邊完善,優(yōu)化邊海防領導管理體制,完善跨軍地協(xié)調機制,加強相關法制建設,確保邊海防各項工作規(guī)范有序、順暢高效。要做好國家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促進低空經濟健康發(fā)展。要優(yōu)化人民防空建設模式,構建現代人民防空體系。
習近平強調,邊??辗郎婕败姷囟鄠€部門、多個層級,要加強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發(fā)揮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優(yōu)勢,加強邊??辗澜ㄔO軍地規(guī)劃銜接、任務對接、資源統(tǒng)籌,加強軍警民聯防指揮和行動協(xié)同,形成一盤棋,擰成一股繩。軍隊要積極主動同地方搞好溝通協(xié)調,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地方黨委和政府要強化國防意識,認真履職盡責,不折不扣落實好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各項任務。
習近平回信勉勵“強軍精武紅四連”全體官兵
建設精武強能敢打必勝的過硬連隊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再創(chuàng)佳績再立新功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強軍精武紅四連”全體官兵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并致以八一建軍節(jié)的問候。
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2014年,我專程到連隊視察。10年來,你們賡續(xù)紅色血脈,矢志強軍精武,順利實現轉型發(fā)展,出色完成了擔負的任務,取得不少新成績,我感到很高興。你們處在備戰(zhàn)打仗第一線,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希望你們深入學習貫徹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不懈用新時代強軍思想建連育人,緊貼使命任務加強實戰(zhàn)化訓練,努力建設精武強能、敢打必勝的過硬連隊,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再創(chuàng)佳績、再立新功。
“強軍精武紅四連”是一支歷史厚重、功勛卓著的紅軍連隊,先后參加黃麻起義、夜襲陽明堡戰(zhàn)斗、孟良崮戰(zhàn)役、長津湖戰(zhàn)役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100多次,涌現出一批英雄模范。2014年7月,習近平到連隊視察,親切看望慰問官兵。10年來,該連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弘揚光榮傳統(tǒng),加快轉型建設,爭做精武標兵,在一系列重大演訓等任務中表現出色,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被中央軍委授予“強軍精武紅四連”榮譽稱號,連隊黨支部被中共中央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近日,全連官兵給習主席寫信,匯報連隊建設和工作情況,表達牢記統(tǒng)帥囑托、忠誠履行使命的堅定信念和決心。
正如毛澤東后來所說,中國共產黨和革命人民是被國民黨反動派“逼上梁山”的。
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wèi)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發(fā)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
血的教訓擦亮了人們的眼睛。它表明: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對付武裝的反革命。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進行改組,停止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領導。下旬,決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分國民革命軍,并聯合以張發(fā)奎為總指揮的第二方面軍南下廣東,會合當地革命力量,實行土地革命,恢復革命根據地,然后舉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鄧中夏、譚平山、惲代英、聶榮臻、葉挺等在九江具體組織這一行動,但發(fā)現張發(fā)奎同汪精衛(wèi)勾結很緊,并在第二方面軍中開始迫害共產黨人。隨即向中共中央建議,依靠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實行在南昌暴動”。據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組成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周恩來為書記,前往南昌領導這次起義。
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11軍第24、第10師,第20軍全部,第4軍第25師第73、第75團以及朱德為團長的第五方面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隊一部,共2萬余人。從7月25日起,第11、第20軍分別在葉挺、賀龍指揮下,陸續(xù)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當天就在城內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組成前敵委員會,領導加緊進行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
30日早晨,中央代表張國燾來到南昌,中共前委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張國燾堅持認為,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精神,應該爭取張發(fā)奎參加,否則不能舉行暴動。周恩來等多數同志認為,“在客觀應當是我黨站在領導的地位,再不能依賴張”。第二天,中共前委再次開會進行辯論。最后,張國燾表示服從多數人的意見。
此時,國民黨武漢政府的第五方面軍(總指揮朱培德)第3軍主力位于樟樹、吉安、萬安地區(qū),第9軍主力位于進賢、臨川地區(qū),第6軍主力正經萍鄉(xiāng)向南昌開進;第二方面軍的其余部隊位于九江地區(qū);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軍警備團和第3、第6、第9軍各一部共3000余人駐守。中共前委決定趕在援兵到來之前,于8月1日舉行起義。
1927年7月下旬,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負責領導南昌武裝起義。這是當時周恩來辦公的地方。>>
8月1日2時,南昌起義開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戰(zhàn)計劃,第20軍向舊藩臺衙門、大士院街、牛行車站等處守軍發(fā)起進攻;第11軍第24師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營房、百花洲等處守軍發(fā)起進攻。激戰(zhàn)至拂曉,全殲守軍3000余人,繳獲各種槍5000余支(挺),子彈70余萬發(fā),大炮數門。當日下午,駐馬回嶺的第25師第73團全部、第75團3個營和第74團機槍連,在聶榮臻、周士第率領下起義,第二天到達南昌集中。起義最終取得了成功!
南昌起義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關于這次起義仍用國民黨左派名義號召革命的指示精神,發(fā)表了國民黨左派《中央委員宣言》,揭露蔣介石、汪精衛(wèi)背叛革命的種種罪行,表達了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和繼續(xù)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斗爭決心。8月1日上午,召開了有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qū)特別市和海外黨部代表參加的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推舉鄧演達、宋慶齡、何香凝、譚平山、吳玉章、賀龍、林祖涵(林伯渠)、葉挺、周恩來、張國燾、李立三、惲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為委員。革命委員會任命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組成參謀團,作為軍事指揮機關,劉伯承為參謀團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并決定起義軍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賀龍兼代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所屬第11軍(轄第24、第25、第10師),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第20軍(轄第1、第2師),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第9軍(無作戰(zhàn)部隊),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全軍共2萬余人。
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眾數萬人集會,慶祝南昌起義的偉大勝利和革命委員會的成立。會后各界青年踴躍參軍,僅報名的學生就有數百人。
南昌起義后,汪精衛(wèi)急令張發(fā)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進攻。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計劃,決定率起義軍向廣東進軍,計劃以廣東為基地再次組織北伐。
8月3日至6日,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沿撫河南下。起義軍進至進賢縣時,第10師師長蔡廷鍇驅逐在該師工作的共產黨員,率部折向贛東北,脫離起義軍。由于起義軍撤離南昌比較倉促,部隊未經整頓,加上酷暑遠征,部隊減員較多,7日到達臨川時,總兵力約1.3萬人。
8月下旬,起義軍在瑞金、會昌地區(qū)擊破國民黨軍錢大鈞、黃紹竑等部的攔阻,殲敵6000人,繳獲槍2500余支(挺)。起義軍傷亡近2000人。
會昌戰(zhàn)斗后,起義軍陸續(xù)折返瑞金,改道東進,經福建省長汀、上杭,沿汀江、韓江南下。9月22日,第11軍第25師占領廣東省大埔縣三河壩,主力繼續(xù)南進,于23日占領潮安(今潮州)、汕頭。在此期間,駐廣東的國民黨軍第8路軍總指揮李濟深令錢大鈞殘部牽制第25師,令黃紹竑部經豐順進攻潮安,令陳濟棠、薛岳部3個師1.5萬余人組成東路軍,由河源東進,尋起義軍主力決戰(zhàn)。
據此,中共前委決定,第20軍新建的第3師隨革命委員會駐守潮、汕地區(qū),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擊東進之敵。9月底,起義軍主力在揭陽縣白石和普寧縣流沙與國民黨東路軍激戰(zhàn)不勝,10月初部隊大部潰散。革命委員會和起義軍領導人分散轉移,余部1300余人進入海陸豐地區(qū),加入到該地區(qū)的革命斗爭。退出三河壩的第25師同由潮、汕突圍的第3師一部于饒平會合后,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戰(zhàn)閩粵贛湘邊,最后保存起義軍約800人,參加了湘南起義,并于1928年4月到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同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會合。
南昌起義部隊雖然受到很大損失,但這次起義卻有巨大的歷史意義。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zhàn)爭的開始。它如一聲春雷,使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舉起的火炬,指明了中國革命的方向。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fā)布命令,規(guī)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jié)。
八一建軍節(jié)的確定
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建議,以南昌起義日━━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每年的8月1日開展紀念活動。中央政府同意這一建議,并決定在紅軍成立紀念日期間,開展擁軍優(yōu)屬活動。
6月30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fā)布《關于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的命令指出:“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發(fā)生了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領導的南昌暴動,這一暴動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開始,是英勇的工農紅軍的來源。中國工農紅軍的歷年的艱苦戰(zhàn)爭中,打破了帝國主義國民黨歷次進攻,根本動搖了帝國主義國民黨在中國的統(tǒng)治,已成了革命高漲的基本杠桿之一,成了中國勞苦群眾革命斗爭的組織者,是徹底進行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主力,本委員會為紀念南昌暴動與紅軍成立,特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span>
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作出《關于“八一”紀念運動的決議》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的成立及獎勵與優(yōu)待紅軍戰(zhàn)士起見,特決議如下:(一)批準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建議,規(guī)定以每年“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并于今年“八一”紀念節(jié)授予戰(zhàn)旗于紅軍的各團,同時授予獎章領導南昌暴動的負責同志及紅軍中有特殊功勛的指揮員和戰(zhàn)斗員。(二)責成內務部人民委員部制定紅軍家屬優(yōu)待證,發(fā)給一切紅軍戰(zhàn)士的家屬收執(zhí)。(三)在區(qū)蘇維埃政府土地部與鄉(xiāng)蘇維埃政府土地部與內務部共同管理之下及在鄉(xiāng)蘇維埃政府下組織優(yōu)待紅軍家屬委員會,管理優(yōu)待紅軍家屬的一切事宜。
7月14日,中共中央發(fā)布《為“八一”反帝反戰(zhàn)爭日與紅軍紀念日告紅色戰(zhàn)士書》,號召“全體中國的工農勞苦群眾武裝起來加入紅軍,擁護我們百戰(zhàn)百勝的紅軍,慰勞我們紅軍的家屬。”同時,要求紅軍在“新的戰(zhàn)爭中,提高我們的軍事技術,鍛煉我們自己,解除敵人的武裝,武裝我們自己,使我們鐵的紅軍不斷的勝利中日益壯大起來?!?/span>
根據中共中央、蘇維埃中央政府、中革軍委的指示和決定,中央蘇區(qū)全面開展紀念“八一”活動。紅軍各部隊加強軍政訓練,特別是對紅軍官兵進行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任務的再教育,增強官兵的政治責任感。全國總工會發(fā)布文件,號召蘇區(qū)工人突擊趕制3萬雙布草鞋慰問紅軍。蘇區(qū)共青團中央局號召共青團員,積極參加紅軍和開展慰問紅軍活動。少共蘇區(qū)中央局號召青年婦女,突擊做10萬雙草鞋送給紅軍來紀念紅軍成立紀念日。中共江西省委、福建省委、閩贛省委、粵贛省委也相繼作出布置,要求各縣委做好“八一”慰問工作。蘇區(qū)廣大人民在縣、區(qū)、鄉(xiāng)黨委和蘇維埃政府領導組織下,紛紛開展擁軍優(yōu)屬活動,進一步增強了軍政、軍民團結,提高了紅軍廣大指戰(zhàn)員的政治覺悟和戰(zhàn)斗積極性。
1933年8月1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瑞金舉行閱兵、宣誓、授章、授旗儀式,紀念“八一”節(jié)。為防止遭受到國民黨軍的空襲,活動于17時到19時30分進行。參加這次活動的有中共臨時中央、蘇維埃中央政府、中革軍委領導和機關部門領導及代表,青年團中央和全國總工會等各種群眾組織的領導與代表,瑞金城附近的部分群眾,非受校閱部隊代表,受校閱部隊,總部直屬隊,共數萬人。
受閱部隊由4個有代表性的步兵團組成。即:由原紅3軍一部編成的,代表“繼續(xù)井岡山的精神”的紅1軍團紅1師紅2團;由原紅4軍一部編成的,代表“發(fā)揚南昌暴動的精神”的紅1軍團紅2師紅5團;由原寧都起義部隊一部編成的,代表“發(fā)揚寧都暴動的精神”的紅5軍團紅13師紅37團;由原江西博生縣等縣地方武裝一部編成的,代表“光榮的博生模范師”的紅14師紅40團。閱兵指揮員由紅2師師長徐彥剛擔任。閱兵首長為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總政治委員周恩來,陪閱首長有總參謀長劉伯承,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紅一方面軍參謀長葉劍英、政治部主任楊尚昆等。17時,閱兵部隊、非受閱部隊代表、總部直屬隊和參觀人員入場。17時30分,在軍樂隊的歡迎曲中,閱兵首長和陪閱首長入場。17時35分,朱總司令和周總政委在陪閱首長陪同下,依次檢閱了受閱部隊。
17時45分,朱德總司令主持宣誓。全體官兵齊聲宣誓:“我們是工農的兒子,愿來當紅軍,完成蘇維埃給我們的光榮的任務,為著工農解放奮斗到底。我們是紅色軍人,要保證自己和同志們絕對遵守和服從蘇維埃的一切法令,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做模范,努力學習政治、軍事、愛護工農的利益和自己的武裝,使它不遭損失和竊奪。我們是蘇維埃柱石,誓以我們血與肉發(fā)展民族革命戰(zhàn)爭,實行土地革命,推翻國民黨,保障蘇維埃,打倒帝國主義,爭取中國解放,武裝保護蘇維埃完成革命,為社會主義前途斗爭?,F在敵人正在大舉進攻,我們要團結一致,拿著刺刀和槍炮與敵決一死戰(zhàn),拿我們頭顱和熱血,換得蘇維埃新中國。我們?yōu)橹A級利益,遵守革命紀律,服從上級命令,如若違犯不遵守,甘受革命紀律制裁,愿聽同志指斥。”
接著,朱德總司令宣讀中革軍委通令,授予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一等“八一”紅星獎章;授予王稼祥、劉伯承、陳毅、張云逸、羅炳輝、羅瑞卿、彭雪楓等二等“八一”紅星獎章;授予王震、楊得志、蘇振華、鐘赤兵等三等“八一”紅星獎章。隨后進行授旗儀式。周恩來總政治委員宣讀了中革軍委通令,決定授予每一個團一面軍旗。每團派代表1名、護旗2名,列隊統(tǒng)一受旗。
19時,舉行分列式。軍樂隊奏樂,受閱的紅2、紅5、紅37、紅40團以團為序,以連為方隊,端槍行注目禮,高呼“為蘇維埃政權而奮斗!”正步通過閱兵臺。他們高舉著軍旗,帶著從國民黨軍繳獲的各種裝備,雄糾糾氣昂昂地接受總司令和總政委的檢閱,給了蘇區(qū)人民以極大的鼓舞。
從1933年起,“八一”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jié)。在“八一”節(jié)期間開展紀念活動,也成了全體軍民的光榮傳統(tǒng)。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軍徽的誕生
1948年2月21日,中共中央致電各戰(zhàn)略區(qū),征求對設計全軍統(tǒng)一的軍旗、軍徽、帽花和臂章的意見,提出在我軍更大規(guī)模地進行外線作戰(zhàn)、發(fā)展新區(qū)的情況下,已有必要對此作一正式規(guī)定。電報發(fā)出后,軍委直屬機關、各野戰(zhàn)軍和各軍區(qū)都積極參加了軍旗、軍徽樣式的設計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征集和篩選,1949年3月13日,中共七屆 二中全會通過了由毛澤東起草的《關于軍旗的決議》,明確規(guī)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應為紅地,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5月下旬,毛澤東、周恩來等又審定了軍徽的樣式。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的樣式為長方形,橫直為5:4,紅地,靠旗桿上方綴金黃色五角星和“八一”兩字,故亦稱“八一軍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為鑲有金黃色邊的五角紅星,中嵌金黃色“八一”兩字,故亦稱“八一軍徽”。
1949年5月底,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向全軍頒發(fā)軍旗、軍徽的樣式700份,要求各野戰(zhàn)軍、各軍區(qū)遵式制發(fā)各所屬部隊,并定于6月15日全軍正式開始啟用。1949年6月15日,在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開幕的當天,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fā)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軍徽樣式》的命令。同日,新華社發(fā)表《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插遍全中國》的短評,指出:“軍旗和軍徽上都綴著一顆金黃色的明星,綴著‘八一’兩個字。這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誕生以來,已經用燦爛的星光照耀著中國”?!叭藗兛吹饺嗣窠夥跑姷能娖旌蛙娀?,就會想到它所走過的曲折的道路,想到人民革命力量必然獲得最后勝利的真理?!薄爸袊嗣窠夥跑姷能娖旌蛙娀眨坏侨嗣窠夥跑姷臉酥?,也是我們的人民民主的新國家的重要象征。因此,全國的人民和全國的人民解放軍都必須一致保衛(wèi)它的尊嚴,要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來愛護它們。”根據規(guī)定,凡中國人民解放軍團以上單位均授軍旗一面,各級旗幅規(guī)格不一。從1949年6月15日開始,各部隊利用作戰(zhàn)間隙舉行了隆重的“授旗儀式”。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高舉著“八一”軍旗,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更加勇猛地向全國進軍,并在進軍的凱歌聲中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革命委員會委員名單:
鄧演達、張發(fā)奎、譚平山、陳友仁、吳玉章、彭澤民、林祖涵、賀龍、郭沫若、黃琪翔、惲代英、江浩、朱暉日、周恩來、張國燾、葉挺、張曙時、李立三、徐特立、彭 湃、蘇兆征、宋慶齡、何香凝、于右任、經亨頤(朱德為后來加的)。
革命委員會主席團名單:
宋慶齡、鄧演達、譚平山、張發(fā)奎、賀龍、郭沫若,惲代英。
參謀團:
參謀長:劉伯承
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聶榮臻、賀錦齋、蔡廷鍇。
秘書廳:
秘書長:吳玉章
高語罕、許廷魂、鄒敬芳、丁曉先、肖炳章。
財務委員會:
主席:林祖涵
惲代英、姜濟寰、沈壽楨、羅石冰、鄒敬芳、黃太吉。
宣傳委員會:
主 席:郭沫若
代主席:惲代英
廖乾吾、方維夏、黃日葵、曹漢璋。
農工運動委員會:
主席:張國燾
彭湃、李立三、李小青、黃方城、陳蔭林、郭亮。
政治保衛(wèi)處:
處長:李立三
黨務委員會:
主席:張曙時
彭澤民、韓麟符、徐特立、穆景周、林超白、朱蘊山王積衡、孟湘鑒、陳日新、林 均、鄧鶴鳴、張馀生、王一德、張開運、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