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即將上任的美國第47任總統(tǒng)特朗普來說,改善同中國的關系,符合美國最大的利益,這一點應該也必須是保證他四年任期是否順利的壓倉石!
馬斯克對中國的了解和理解,是絕大多數(shù)美國企業(yè)在中國獲得巨大利益的標志性代表人物,與中國修好便是理所當然的戰(zhàn)略選擇,那些整天價不干正事顛倒黑白招搖撞騙浪費國家資源的機構,斷了他們的奶是最好也是最管用的一招!
大道理
2024年12月30日15:25:14
馬斯克出手,美方涉中俄“反宣傳”機構關門!特朗普被建議學“尼克松訪華”
在特朗普贏得大選后,馬斯克不僅成功涉足政壇,還開始在政策上發(fā)揮影響力。
民主黨對此感到不安,紛紛指責馬斯克利用權力為自己的商業(yè)利益服務,尤其是在對華投資方面。
據(jù)稱,美國政府關閉了備受爭議的“全球接觸中心”(GEC)。
這個機構成立于2016年,本來旨在打擊極端組織的宣傳。然而在特朗普執(zhí)政期間,它被指責為用來傳播虛假信息、對付中俄等國家的工具。
GEC的年度預算達6100萬美元,擁有120名員工,但如今因資金削減而被迫停止運作。
隨著它的關閉,美國國務院首次沒有專門部門來應對“來自競爭對手的虛假信息”。
這次風波不僅反映了美國內(nèi)部的政治斗爭,還揭示了國際關系中的復雜利益交織。
馬斯克是否真的在“討好中國”,抑或只是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又一次博弈?
馬斯克對中國的態(tài)度更是如此,與其說是親近中國,不如說是以商人的眼光看待中美關系,畢竟他代表的商界需要和中國保持良好的關系。
像馬斯克這樣的人物,雖然在美國政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首先是生意人,他們重視的是經(jīng)貿(mào)利益。
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構建中美經(jīng)貿(mào)關系的積極因素,對中國來說也是可利用的力量。
當然,中方更關注的是美國會不會真的調(diào)整對華政策,只有實際的改變才能真正推動兩國關系回歸正軌。
希望特朗普及其團隊能聽進去中方的這些信號,做出明智的選擇。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中國之行后,發(fā)表了對中美關系的看法,引起了不少討論。
他提出了一個頗具挑戰(zhàn)性的想法:如果特朗普能效仿當年尼克松訪華,并尋求與中國和解,中美關系或許能迎來轉(zhuǎn)機。
這不僅有助于緩和兩國間的緊張局勢,還可能為全球穩(wěn)定貢獻力量。
我們都知道,中美關系的復雜性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貿(mào)易爭端或是臺灣問題,實質(zhì)上是一場關于21世紀全球主導權的競爭。
然而,在這場競賽中,各種全球性棘手問題,比如人工智能的失控、氣候變化以及國家崩潰帶來的不穩(wěn)定,其實都需要中美兩國共同合作去解決。
因此,弗里德曼形象地比喻中美關系就像兩頭大象隔著吸管互相對視,只見到彼此的冰山一角,擔心這種隔閡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
弗里德曼認為,特朗普若再度執(zhí)政,應考慮通過重大外交手段,與中國達成和解,以共創(chuàng)全球公共安全的未來。
總之,雖然競爭不可避免,但通過對話與合作,中美兩國有望共同應對21世紀的全球挑戰(zhàn)!